网站首页 >书法知识 > 石刻、刻字知识

河南碑刻与碑刻中的河南
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5047 更新时间:2018年07月18日13:12:12 打印此页 关闭

    河南作为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,拥有丰富的石刻遗产。 除了遍布全省的石刻艺术外,色彩缤纷的汉代肖像石和各种碑志,更是灿若繁星。

    由于河南是佛教在中国最早传播的地区之一,河南佛教寺院的建设热潮经久不衰。 一方面,佛像,特别是石刻,遍布全省。 一方面,则遗存有规模宏大的造像和造像碑。以龙门石窟为例,该石窟不仅拥有大小窟龛2100多个,造像10万余尊,即如其造像题记和其它碑刻更多达3600余通,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。在上千品的北魏造像题记中,最负盛名的当属《龙门二十品》,即《始平公造像记》、《孙秋生造像记》、《杨大眼造像记》、《魏灵藏造像记》、《高太妃造像记》、《侯太妃造像记》、《贺兰汗造像记》、《慈香造像记》、《元燮造像记》、《道匠造像记》、《尉迟造像记》、《高树造像记》、《元详造像记》、《郑长猷造像记》、《一弗造像记》、《惠感造像记》、《马振拜造像记》、《法生造像记》、《元祐造像记》、《解伯达造像记》。这些北魏造像记,书风雄强矫健,转折棱角分明,方笔露锋,和过去的书法相比,表现出了极强的变革精神,应是最成熟的北方书体,故被后世书家称为“魏碑体”。

    汉画像石是指汉代建筑构件和棺椁上的浮雕或线刻画。汉画像石始于西汉中期,兴于东汉早期,衰落于东汉晚期。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,汉代上自皇亲国戚、达官显贵,下至官僚豪强、富商大贾,生前无不奢靡夸富,死则竞相厚葬。他们除在墓冢前设置石人石兽外,墓室多用石条建成,并在壁面上雕饰图案及历史人物故事等。从而为后人留下了多彩多姿的汉画像石。

    河南汉画像石分布地域主要集中于豫西南的南阳市和周围诸县等地;豫东的永城、夏邑等地;豫北的浚县、内黄、林州等地;豫中的襄城、叶县、郏县、舞阳、登封、新密、禹州和许昌等地。这些地方多属汉代的南阳郡、颍川郡和梁国故地等。可以说,正是当年的繁华富庶,引来了王公贵族生前聚族而居,死后就地安息。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推南阳画像石。

    据不完全统计,现由全省文物部门保存的画像石约2000余品,其中,约3\4都在在南阳地区。南阳画像石不仅数量多,而且内容丰富,无论是天上的星象神灵,山林的珍禽瑞兽,人间的众生百态,邈远的神话传说,史籍中的先贤圣哲,无不兼容并蓄,融会贯通,向后人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、琳琅满目的大千世界。

    据不完全统计,河南现存碑刻上万通。其中,现存延津文管所的汉《刘熊碑》、现存省博物院的汉《韩仁铭》碑、现存鄢陵的汉《尹宙碑》、现存临颖的《公卿将军上尊号奏》碑与《受禅表》碑、现存偃师的《临辟雍碑》等,都是不可多得的汉晋碑刻精品。唐、宋之际,碑刻大盛,规制也更加蔚为壮观。如现存登封的《大周封祀坛碑》、现存少林寺的《大唐太宗文武圣皇帝龙潜教书碑》、《大唐天后特制诗书碑》、现存嵩阳书院门前的《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》、现存偃师的《升仙太子碑》及《二帝圣教序碑》等,都是唐碑中的杰出代表。而刻立于北宋嘉祐二年(1057年),现存安阳西门豹祠的《西门大夫庙记碑》及现存新乡市红旗区的《大观圣作之碑》,则是宋碑中的佼佼者。

    墓志萌于汉末,兴于两晋,传至明清而不衰。墓志不仅记载有死者的生平事迹,而且多涉及到重要历史事件和当时的风土人情。说起墓志,就不得不提一提历史上的禁碑运动。最早的禁碑运动发生在东汉末期汉献帝建安十年(公元206年)。其时曹操大权在握,他发现经过多年战争,天下凋敝,遂以劳民伤财为由,下令人死后不得厚葬,更不能立碑。此后经曹魏至晋武帝时期亦然。晋武帝还特别诏告天下曰:“碑表私美,兴虚伪莫大于此,一禁断之。”由于魏晋两朝屡申立碑之禁,于是人们变立碑为埋铭,将竖立在墓前的碑刻稍作改易,随棺埋入墓中,这就是墓志的前身。目前河南现存墓志约有5000余方,数量上以洛阳地区为最。其中,仅新安县一地就收藏有上千方。

    刻经作为用石刻保存经文的另一种形式,始于东汉。如刻于东汉熹平年间的《熹平石经》和刻于曹魏时期的《正始石经》就是其杰出代表。这些石经,一般都要用几十块碑石连续刻出,其工程量及艰辛程度,实为今人难以想象。再如北宋嘉佑六年(1061)刻成的儒学经本,因系篆、楷两种书体刻写,故又称“二体石经”。书写者为当时的名手赵克继、杨仲南、章友直等。该石经刻成后立于东京(今开封)太学内,后经历代战争变乱,黄河水淹,致使散失和破坏严重。现仅搜得残石六块,即《周易》三块、《尚书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孝经》各一块,分藏于河南省博物院、开封市博物馆等处。另外,现存于洛宁文化馆的《琅华馆帖刻石》、汝州文化馆的《汝帖刻石》、孟津王铎故里的《拟山园帖刻石》等,在传承中华书艺方面,都有着不可替代地作用。

    不过说起河南碑刻,有两个概念要弄清:其一是曾在河南境内存身过的碑刻;其二是河南境内现有的已知碑刻。  济源论坛  济源书法

    从古至今,河南境内先后究竟有过多少碑刻存身?随着时光的推移,世道的沧桑,恐怕已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道得明了。但河南境内现在还存有多少已出土碑刻?它们又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?搞清楚这些,对于今人而言,决非难事!据不完全统计,河南现存地面碑刻不下万通。在这上万通碑刻中,较有价值的当在2000通左右,比较著名的有500通左右。其中,最为著名的当在350通左右。

    其实,对于名碑的评选标准,从来都是见仁见智的。比如同一通碑,一万个人也许会有一万个结论。但这并不等于名碑的评选标准就不存在。有这样三条原则,则为历代书法爱好者所公认。其一,该碑书艺超群,自成一派。其二,该碑撰文者、书丹者、镌刻者,甚至立碑者,在历史长河中拥有自己地一席之地。其三,该碑记录有或见证了某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,是不可多得的历史物证。基于此,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地基础上,结合现存碑刻的确切存立处,得出了河南现存著名碑刻当在350通左右的结论。

河南现存碑刻分布区域极广,可以说遍布河南全境。当然,郑州、洛阳、开封、南阳、安阳、济源以及登封、偃师、辉县、卫辉、汤阴等地,无疑是河南现存名碑的集中处。

由于这些碑刻自诞生之日起,历经汉魏晋、南北朝、隋唐、五代、宋辽、元明清,直至民国,可以说代有佳刻,千年不绝。从而被誉为“石刻史书”。

    以现存于河南登封的《启母阙》为例,其本身就是启母庙的附属建筑;现存安阳的《鲁潜墓志》,直接记载有曹操墓的信息。再如《大唐龙潜教书碑》《桓臣范墓志》《平淮西碑》《赛因赤答忽墓志》等,和历史上的“秦王东征”“大唐复辟”“大唐中兴”“以明代元”等重大历史事件,无不一一照应。

    再如河南孟津境内现存为数众多的碑刻中,有一通《明福王朱常洵圹志》,由于该碑涉及到“福王朱常洵的肉”最终是否是“被李自成的义军吃掉”?从而使其具有特别的意义。

    关于福王朱常洵,《明史》上是有传的。作为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的皇三子,因其母郑贵妃得宠于神宗,从而子因母贵。朱常洵封藩洛阳“享有大国,著声藩辅”,地位十分显赫。福王朱常洵自明万历四十二年(1614)三月二十日就藩洛阳,到明崇祯十四年(1641)正月二十一日,被攻克洛阳的李自成造反军抓获处死,封国洛阳达27年之久。由于本人自小娇生惯养,视财如命,加之心胸狭隘,从而使其形象极其负面.

    朱常洵平日恃仗是皇帝的至亲,到处兼并土地,并整日沉湎于声色之中。而广大农民食不果腹,天灾人祸,民不聊生。在李自成起义军压境之际,又誓死抵抗。当官兵和义军里应外合,攻克洛阳后,福王藏匿在迎恩寺内。朱由崧逃掉,朱常洵则被搜出捉拿。第二天,在城西周公庙内,由李自成主持处死。同时处决的还有前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、河南知府亢孟桧等。洛阳当时是河南的军事、政治中心,李自成起义军攻克洛阳处死福王,对明朝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。据说,崇祯皇帝闻讯后,下令将总兵王绍禹斩立决,将河南巡抚李仙风逮捕治罪。兵部尚书,负责追剿李自成起义军的总指挥杨嗣昌则获罪自杀。

    李自成造反军处死福王后,福王尸体的去向由于史书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,从而就成了一个悬念。清朝历代统治者站在自己立场上,为此大作文章。说洛阳城被李自成义军攻克后,“福王及世子由崧缒城去,王以体肥,不能远走,贼得而杀之,称其肉重三百六十余斤,脔分股割,与鹿肉同烹,群贼胪食,名曰:‘福鹿宴’”。相沿成习,这个说法已传了四百年。

    据《明福王朱常洵圹志》所载:祭葬从优,一切丧礼视诸藩倍;大明崇祯十六年正月初八日,葬邙山之原。结合《明史》本传载:福王被杀后,“两承奉伏尸哭,贼摔之去。承奉呼曰:‘王死某不愿生,乞一棺收王骨,粉无所恨’。贼义而许之。桐棺一寸,载以断车。”志史对照,说明福王被义军杀害后,尸体仍存,并没有“被吃掉”。尸体既然仍存,何来“福鹿宴”一说。可见所谓的“福鹿宴”,完全是清朝统治者的杜撰,是对李自成义军的诬蔑。其意在于转移人们的视线,为自己的统治服务。

    由此可见,由于碑刻内涵博大精深,不仅涉及到改朝换代、军事战争、自然灾害、地理疆域、水文天象、物价行情、宗教派系,而且还包括人物传记、古文考辨、书法荟萃、文学作品等,故而对纂志征事、正经补史、考字习书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   河南刻碑  河南书法碑刻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文来自互联网

上一条:河南登封 刘碑寺碑、少室阙 下一条:黄庭坚《幽兰赋》:猪圈里挖出的宝贝
  • 发表评论
  • 查看评论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。
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